青星美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美人还能红多久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还清晰地记得在年花果飘香的清杨老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红美人还能红多久”,最后的结尾是红美人“如何走出红几年就衰的怪圈”,时间已经过去4年了。

今年7月象山柑橘产业联盟技术团队实地调研了象山县16个乡镇、个经营主体和个人的种植情况,总种植面积亩,总的结论是呈现好坏两极分化。

定塘镇的陈忠林,种植红美人15亩,年开始高接换种,投产3年,累计总投入成本万元,现总收入万元,其中年,亩均产值15万元,亩均效益14万元。涂茨镇*沙村的章国枢种植红美人2.6亩,年高接换种,年卖30万元,年卖40万元;高塘岛乡杏八村葛小福种植红美人3.4亩,连续结果3年,收入万元;定塘镇胡芦门村郑高放种植红美人30亩,历时7年,买了2套房子、3辆车子。红美人确实红了,成为了“幸福果,致富果”,农民也知足了,我用“笑容满面,香甜满口”来形容象山红美人。

陈忠林和他的红美人

章国枢和他的2.6亩红美人

调研中,我们有一组数据,个经营主体和个人亩。设施大棚亩,占85.6%(其余的都有建棚计划),露地亩占14.4%,其中小苗种植亩占20%,其余都是高接换种,预计总产量.3万斤,平均亩产斤,其中露地53万斤占5.8%(多数未投产是主要原因)。

大部分小户都好,面积越大,越不好,有山地果园优于海涂平原果园的倾向。主要问题是柑橘病*病的危害,整园未见病*发生的好像没有,少量零星发生的.1亩占8%,轻度发生的亩占34%,中等发生的亩占32%,重症毁园的亩占26%。几家欢喜几家愁。新桥镇东狮村邵忠升,年种植红美人2亩,当年建简易大棚,苗款、建棚、管理总投入8万元,年卖10万元,第三年将所有建园投入全都收回,还略有盈余,今年开始将是净利润。晓塘乡湾边村郑信登,50株红美人年卖18万,年卖12万,年卖10万,今年预计也可卖10万元以上;而同村的储志良,年开始种植红美人,面积7亩,分为4个棚,历年总计投入50万元,收入万元,钱卖到手了,2个棚树全死了,留下了2个空棚子,余下两个棚一个还好,另一个经过了5年丰产后,树势依然强健。高塘岛乡的金乐天(化名),投入万元,建起20亩大棚,因病*病面临直接毁园。苏子叶(化名)在象山沿海滩涂投入1万元,建起多亩设施红美人果园,今年以1.8万元每亩的低价贱卖收场。岳浦镇的风言(化名)在3亩病*病感染园用尽了所有办法,好肥料、各种营养剂,都没有办法恢复橘园树势....等等有太多的例子。象山红美人产业正从橄榄型的产业结构向哑铃型结构转变,两极分化明显。

象山红美人从1年开始,在温州蜜柑上高接换种,3年始果,表现一般,成熟时下雨果蒂发生龟裂,秋雨连绵时,果实采收前落果比例可达%,当时都提前收获,口感尚可,价格4-6元每斤。8年首次进行避雨栽培,完熟至春节前糖度13-15,口感惊艳,且无落果。象山县年开始确立红美人钢架大棚避雨栽培生产模式,面积也随之提升,价格从8年的15元上涨到年的30元每斤。产量提升了,价格却逆势而上,最后好果卖了30元,次果也卖了30元,临近年春节时,次果上涨到35-40元,还是一果难求。年开始大发展,产量成倍增加到年的吨面积2万亩,至今价格依然坚挺,30元每斤,毫无下降现象,但是平均亩产却迟迟上不来。

还记得在年春季,开工厂的、炒股的、搞建筑的、企业上班的、公务员、医生、法官,都种起了红美人,在那时种苗需求一片歌舞升平,不管好坏都卖钱,没有人敢问好不好,因为那时只是有与没有的问题。我把它定义为橄榄型的产业,好坏都可以赚钱,正因为当时没有种苗质量的区分,为两极分化打下了伏笔,如今逐步演变成了哑铃型结构现象。

随着面积的增加,象山县内投资红美人的果园一度一园难求,一些不适合的地块都种起了红美人,生产管理不懂,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投入由农资经销商掌控,面积越来越大。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小果园效益都好,大果园普遍都不行,呈现参差不齐现象,不死不活、不好不坏的状态。象山环港公路附近山脚下有一片橘园,有一位乡贤试种红美人,但是象山县里的技术专家强调说,农业投入很难,资金也大、时间也很长,需精心管理。他的回答是:我不差钱。结果投资后,没几年整个园子橘树都不在了,园子还在,现种上了绿化苗木了。殊不知天才的种子,也需要优秀农夫的耕耘。

绿化树木下面依稀可见几棵小橘树

而岳浦镇大百丈村的王聪会,今年62岁,年嫁接2亩红美人树势整齐,每一枝组上挂满了大小一致的果实,仔细观察,在每一个修剪后的大伤口上都涂上了伤口保护剂,技术员说开沟60cm有利于根系生长,他挖了90cm,并盖上木板,利于田间操作。沟里积水时,就用水泵抽干,修剪仔细到每一根细小的枯死枝、每根枝条上的刺。疏花,疏果,疏梢,摘心样样上都一丝不苟,就差没有给橘树磕个头了。2亩土地年结果0.8万斤,年结果1万斤,年结果1万斤,今年第4年预估产量1.6万斤以上,亩产值目标是20万元。老人介绍之中不时流露出喜悦的笑容。他说对待自己孙子还没有这么好,是一块标准的样板园,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聪会和他的红美人

而同在海岛上的另外一位橘农,年嫁接红美人30亩,年始果,中间砧早熟温州蜜柑,经过2-3年的结果,树体每况日下,一片凄凉景象,然后在年附近村上重新承包了一片桔园,面积40亩,高接换种后第一年(年)始果,现今三分之一树体尚可、三分之一死亡、三分之一半死不活,又重蹈了上一块园地的覆辙,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替换带有病*病种苗。高塘岛乡上官游(化名)投入万元建起大棚30亩,引入外地种苗作中间砧嫁接红美人,仅年收入60万元,尚够当年成本开支,现在面临毁园。而定塘的江南(化名)也同样投入将近万元,仅收获1年果实,还不够当年的成本,望着一片枯*的橘树和巍然挺立的大棚,不知所措。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他们感到的痛楚比什么都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更有甚者,那是在年春季,象山有一位农村干部,嫁接了0多棵树,到4月底大部分成活,小部分嫁接死了,要补接以保持树冠的完整性,四处求购红美人种苗,当时已经没有种苗了,健康的橘树上春梢已经抽枝展叶,不能作为接穗了,只有萎缩病严重发生的树体仅抽发了细弱的春梢,剪下来抹除后尚可嫁接。就这样人为地将强*系的红美人萎缩病植入了原有健康的树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此类例子在前期大发展时期几乎遍及了所有产区,因为那时都不了解后果严重性。

没有替换种苗的红美人树体

强*系的红美人枝条嫁接后的衰败树体

同样我的果园青果合作社大徐骑龙塘基地也遇到这病*病的问题,年开始陆续嫁接红美人50亩,全部钢架大棚设施栽培,年始果,年全面结果,历时4年,现整个果园面目全非,当初从2个地方引进了多斤接穗,其中70斤来源甲果园,已经全部病*感染,树几乎全都挖完了,每年不断地补植,而另外30斤取自乙果园接穗尚好,现在还有亩产斤左右,但也有三分之一死树,整个果园面临全园更新。其实在年时我基地内有三棵脱*原种小苗(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脱*处理的),树长势很旺,叶片手掌大小,枝条上刺长达10公分以上,给我第一印象是脱*苗树势太旺了,要徒长的感觉,这么长的刺对于生产管理很难,每次抽发枝梢上的刺要剪除,太费功夫了(随着树龄的增加刺会退化,这是后话),当时直接定位红美人不需要脱*,况且没几根可嫁接的枝条,为了尽快产出红美人,干脆直接向社会采购。到年春季时,有了二十多棵脱*嫁接大苗和一千多棵小苗,我随即把大苗种进了死树挖除后的空间地带。现今长势旺盛,叶片肥厚,果实个头大小均匀一致,在园里显得格外惊艳。一千多棵小苗种进了隔离网室,建立了采穗母本园。回想起当初一个错误的决定最终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社会采购的带病*红美人接穗嫁接后的状态

脱*大苗定植后的生长状态

而宁波慈溪春望果蔬有限公司的茅春苗,本来是杨梅种植与销售的能人,和我都是宁波市林业乡土专家,相互熟识后,茅春苗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