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872.html中国士人,风气之盛,首推先秦。如秦赵苦寒之地,烈马胡风,慷慨悲歌,士人之气,可贯长虹。《史记》七十列传,名士层出,灿若星辰。战国末年,盛行养士之风,以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最为著名,时称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有食客数千人,无论出身高低,食宿均于己同。某晚孟尝君大宴宾客,因有人遮住烛光看不真切。一食客误以为孟尝君与众人的饭菜不一样,于是大怒,离席而去。孟尝君站起身端着自己的饭菜以示食客,食客惭愧,当场拔剑自杀。
与孟尝君齐名的平原君,住宅毗邻寻常百姓家。邻居中有个瘸子,一摇一晃的去井边打水,平原君的爱妾从楼上看到后大笑。第二天,瘸子登门对平原君说:“我听说你尊敬士人胜过疼爱美人,我不幸有病致残,你的爱妾从楼上看到后还要讥笑我,我希望你杀掉她。”平原君起初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斩下爱妾的头,登门献给瘸子并向他道歉。自此,平原君声闻天下,食客争相以报。
两颗血淋淋的头颅,成就了孟尝君与平原君尊贤爱士的美名。孰不知,士可交而不可养。高士既负不羁之材,又何须乡曲之誉?而自养士之风盛行,士人成了权贵豢养的动物,天下再无高洁之士。所以侯嬴、朱亥宁愿潜于市井之中,为吏为屠,虽以薄技糊口,但仍存高世之风。
侯嬴,魏国人,自幼家贫,胸怀韬略,年七十而不见用。为生计所迫,在魏国国都大梁夷门做看守小吏。信陵君知侯嬴贤能,亲自登门拜访并馈赠厚礼。候生婉言推辞:“我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能因为现在贫困就接受公子钱财。”信陵君于是大宴宾客,等众人都坐好之后,亲自驾车去接候生。候生并不谦让,登车而座。在路过好友朱亥的肉店时,候生下车,故意和朱亥在街上谈话很久,以观察信陵君的脸色。信陵君始终牵着缰绳,恭恭敬敬地侍立在旁。此时,魏国王公贵族都等着信陵君回去开宴。当信陵君带着旧衣破冠的候生回到家里,请候生居上座时,宾客大惊。信陵君对市井中人如此恭敬,魏国国人都称赞他确实能礼贤下士。
孟子说:“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侯嬴、朱亥、信陵君各居其二,是以平分秋色。而世俗中高低贵贱之分,不过俗人眼光而已。何况侯嬴此举,皆在成就信陵君声名。孟尝君亦有贤名,但门下鸡鸣狗盗之徒,自然无法与侯嬴、朱亥相比。而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纵横捭阖,数退强秦,威服九州。其它三公子与信陵君相较,如烛光与日月争辉耳。
先秦之后,士气渐衰,连养士之风也荡然无存。文人雅士,大多沦为为*治斗争服务的工具。整部二十四史,高洁的隐士如凤毛麟角。至于魏晋,竹林七贤夹杂曹魏与司马氏残酷的*治斗争中,苦闷不堪。据说魏晋名士大多以服食类似*品的五石散来求得暂时解脱。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常常自己驱车,漫无边际的游走,行至路穷处便放声大哭。而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后,好友山涛、王戎噤若寒蝉,先后投靠司马集团。司马昭长子晋武帝司马炎时,嵇康之子嵇绍因不事敌子未入仕途,山涛规劝嵇绍说:“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於人乎。”这句话后来被传诵为名言。为了当官,竟让故人之子忘杀父之仇,也难怪大思想家顾炎武怒斥山涛是禽兽之行,“败义伤教至於率天下而无父者。”
盛唐后期,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由此而引发安史之乱。李白在《古风》中遂发“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感慨。长安失陷后,愤怒的将士在马崽坡发动兵变,唐玄宗不得不下令缢死杨贵妃。安世之乱中无数老百姓的血泪悲苦,竟被骚人墨客演绎成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赞歌。中国士人,连基本的判断是非的标准都丧失了,对权贵望尘而拜,只恨不能鞠躬车马前,还那里有什么士气?
乱世之中,只为苟全性命,接舆髡首,桑户裸行,古今皆然。谥法云:经天纬地曰文。士人如胸怀天下,注定会有苦难深重的一生。窃以为,士人如无屈原沉江之志,亦无孔孟仁义之行。至少可以幽居市井,独善其身。
宁做盛世鸡犬,不做治世英才。士人之风,已矣夫!(完成于年4月29日)
李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