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星美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贞子,用途及采收探讨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1031/8353895.html
写在前面

女贞子既是药典收录的药材,又是资源非常丰富的行道树之一,在路上可以看见许多女贞子,想介绍一下它的用途。

在购买女贞子时,在外观上,我们一般认为紫黑色的质量更好,但有文献提到,褐色的质量也不错。

在版药典,检测特女贞苷的情况下,紫黑色占比多的女贞子,可以轻松达标,较少听到含量不合格的情况。

新版药典检测成分换成了红景天苷,不知是否会对女贞子的采收期有一定的影响。

因未对女贞子做过深度的检测和研究,关于这一点,后面再补充啦,我们先看目前文献中与女贞子有关的资料。

虽然文献资料表明,褐色的近成熟的女贞子也应该纳入药典使用。但从黑色入肾的角度,总觉着紫黑色更好一些,希望有小伙伴对此做补充说明。

药典上的女贞子

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女贞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至酒吸尽或蒸透。

本品形如女贞子,表面黑褐色或灰黑色,常附有白色粉霜。微有酒香气。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特女贞苷(C31H42O17)不得少于0.7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红景天苷(C14H20O7)不得少于0.20%。

甘、苦,凉。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6~12g。

置干燥处。

文献关于女贞子采收的研究

女贞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是中医常用扶正固本药物。

中国药典年版规定女贞子性状为: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

实验结果表明颜色偏褐色的女贞子中7种成分(除槲皮素),含量高于颜色偏黑色的药材。

《本草乘雅半偈》:“女贞出武陵川谷……花有繁冗,结子累累满树而色褐,即蜡树也”。

文献认为药典中女贞子果实颜色描述:应为*褐色至紫黑色或灰黑色。

《中国药典》年版规定女贞子药材采收季节为: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唐本草》云:“女贞实,生武陵川谷,立冬采,叶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其实九月熟,黑似牛李子”。

有研究发现陕西女贞子幼果期(8月)呈青绿色,果实幼小。

10月开始果实颜色发生变化,逐渐变为浅红褐色。

到12月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且饱满。

考虑女贞子折干率和齐墩果酸含量,初步确定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女贞子的最佳采收期。

药典规定女贞子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文献认为为了合理利用女贞子药材资源,女贞子应在秋、冬两季果实近成熟或成熟时采收。

标准中的中成药女贞子膏

取女贞子(酒蒸),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1(热测)的清膏。

每g清膏加蔗糖g,加热溶化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

本品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甜。

滋养肝肾,强壮腰膝。用于肝肾两亏,腰膝酸软,耳鸣目眩,须发早白。

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