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星美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尚清思想在宋瓷中的体现
TUhjnbcbe - 2025/3/29 23:43:00

宋代五大名窑和景德镇窑青白瓷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窑瓷器形制之精美,釉色、釉的种类及装饰手法之新颖,无一不体现了对天趣之美的追求,是陶瓷工匠们智慧之结晶;宋瓷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追求自然天成、素洁高雅的审美情趣,都对后世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的影响。

五大名窑和青白瓷的艺术特征

从五大名窑与青白瓷的艺术特征我们发现其时文人士大夫们的美学倾向——尚“清”。五大名窑中,除了定窑的甶瓷有刻花和印花等装饰之外,其他四个窑口的产品都是没有装饰的素瓷。哥窑、官窑、汝窑均属于青瓷系统,并且都是利用自然的开片釉进行装饰。

开片纹是由于胎釉的收缩系数的不同,在火的不同温度下烧炼而所形成的一种釉料表面的龟裂现象。这种自然缺陷和瑕疵在后人看来,实际上是一种大美、至美。景德镇影青瓷其釉色介于青与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它晶莹剔透、温润清雅、宛若天成,给人一种恬静高雅的感受,是宋瓷清雅的代表。

宋代陶瓷其造型淡雅清新,不喜欢繁冗复杂;强调自然韵味,追求富于直觉意识的自然美。这种崇尚“浑然天成”的道家美学的清新高雅的意味,造就了陶瓷造型独特的艺术特征,与当时社会与统治阶级的文人大夫的价值情操和对美的原则相符。

宋代南北多处都有生产瓷器,其屮五大名窑:汝窑、宵窑、酐窑、定窑、钧窑各具特色,青白瓷则以景德镇为代表,亦称“隐青”、“影青”、“映青”。

汝窑出品的器皿在制作上胎体薄而规整,形态稳重大方。器形像夏商周青铜器的样式,多是盘、壶、瓶等造型。此碗造型独特,比以往更自觉地北宋汝窑莲花式温碗仿造植物形象,制作精巧,整体呈十瓣莲花状,碗口直而微收,口缘流畅,碗腹呈圆弧形,厚度均匀,圆足略高。器物通体施釉,釉色为晶莹清澈的粉青色,光泽柔和,细腻温润,稍微有细小开片。这件作品莲花秀美清雅的造型、委婉含蓄的姿态也象征着宋代士人的君子清风和高雅性情,令人意犹未尽。

官審的器具造型有瓶、洗、盘、碗,和西周战国时的玉琼和青铜器的尊、盂、鼎、三足炉、鱼耳炉、双耳乳足炉、觯式瓶、弦纹瓶及折腰盘等式样。官窑的形式和风格特点有皇族的感觉,以陈设为主。哥窑一般的器物有杯、瓶、碗、盆、壶、炉等,釉层厚且有光泽,工艺细致,以宫廷所用瓷式样为主,与民窑瓷器大为不同。

所以,也有人认为哥窑可能属于当时的官方窑口。钧窑主要烧制北宋定窑青瓷孩儿枕各式皇族用瓷,为满足北宋晚年“花石纲”的需求,以花盆及造型经典的海棠洗最佳。定窑的造型有碗、盘、瓶、洗、枕、盒等,其中孩儿瓷枕的独特造型最令人称赞。五大名窑在造型上整洁干净,线条流畅,清雅别致。

景德镇青白瓷器型多数是杯、碗、壶等日常器具,还有瓶、罐、炉、盘、枕、洗等,如玉壶春瓶,其造型别致颀长,清和且柔美的曲线,给人以娉娉袅袅的美感。玉壶春瓶身形挺拔,口小,颈细,肩耸,收腹、小圆足,恰如豆蓮女子的姿态:造型妙曼多姿,重心向上。

整体匀称,符合古代清俊挺拔的礼仪美的原则......这些简约的造型源于对自然的崇尚,是对自然物形态的提炼与表现恰当的表达了宋人的审美情趣。宋瓷五大名窑及景德镇青白瓷的造型多变,丰满浑圆、曲直:有度、厚薄适宜、南宋宫窑青瓷琮式瓶方圆并举、大方庄重、富有情调,集中国古代器皿造型之大成,呈现出一种文静典雅或平淡天真的作风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宋人恬淡清隽的审美观及静修其心的文人墨客情怀。

制釉工艺可以十分完美地体现宋瓷之美。这种美是自然而然的,陶瓷美学思想中尚清思想尤其以瓷质釉色审美标准。这种审美观是纯粹的、真实质朴的,崇尚清简,把天然朴素的美看作最高层次的美。

宋代是我国古代使用单色釉的顶峰时期。各窑系根据各自风格的不同,偏好使用的釉色也有所不同。在南方窑系中,宋代时期的景德镇喜爱以青白色釉造物。

像我们熟知的青白瓷,是对自然界中“青”颜色的追求。青预示着春天来临,万物苏醒后萌生出的自然草本颜色。在瓷釉的色系当中,有很多都来源自然,体现了一种回归天地的清旷之气。豆青、卵青、虾青、梅子青......在人们眼中,宋瓷的单色青釉能够带来一种天地清气的感受。

宋代瓷器釉料的色调以及釉在烧制过程中的形成的自然纹理,都充分显示了瓷器釉色的美感。例如钧窑瓷器釉层厚凝如脂,釉质润浊如乳,釉面纹理丰富如流质,烧窑釉色产生变化,五彩斑斓,多种颜色交汇融合,形成钧窑特有的、变化丰富的蚯蚓走泥纹,把陶瓷艺术的自然美、艺术美融为一体。

宋人清高淡泊的志趣同样体现在宋瓷的装饰艺术中,例如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缠枝纹梅瓶,造型上,瓶身十分立体灵巧,小撇口、短颈、圆肩、收腹、圈足,整体形制大方端庄、仪态曼妙;釉色上,施予天青白釉,釉质通透,青中泛白,莹润如玉,类玉却胜玉,就像雨后天青一样清新,悠然清恬,令人沉醉其中。装饰上,瓶身刻有缠枝纹,绕绕蔓蔓,深处落釉凝厚,浅处透亮如珠。

这个器物的装饰纹样简洁舒畅,体现了宋人一贯清巧的造物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宋瓷的装饰纹样跟随着器物造型的不同而变化,装饰的题材也十分多样化,艺术家把容器作为一个整体生命,按照人的五官和身体不同部位,模拟出嘴巴、耳朵、脖颈等,这种形式也被认为是在追求造型的完整性。

瓷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之一。陶瓷的文化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能反映出普遍的自然万物、日常生活、文化风俗、社会现象和哲学理念,而且也能反映一种精神方式。享誉古今的宋代陶瓷,在造型端庄典雅,釉色清新明丽,装饰风格简约。

瓷器是一种立体式的民族文化载体,本身就包容了很大的文化容量,民族母体赋予它生命,让它得以“生根发芽”,所以它凝聚着艺术家、匠人的感情,兼具大自然特有的气息、水火的交融、以及保留着的制作人内心非凡气质的艺术形象。宋代的陶瓷和茶、和画、和诗、和书法、甚至和理学等构成了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宋瓷集中体现了宋代人民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性格,也反映出士夫玩赏的清淡趣味。瓷器尚简朴、弃繁琐、重意味,展现了极为清远的意蕴世界。宋代瓷器无论是在器物形态、釉的色调、或者装饰技法及纹样运用上,都甚为精湛,在中国古代陶瓷历史上是一个辉煌时期。宋瓷是宋代“郁郁乎文哉”的“文人气质”的彰显,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对后世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瓷的尚清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政策宽松,所以促进使陶瓷艺术积极向上,不断发展;推进了器物造型和釉色等方面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形成,使得瓷器成为宋代众多文化艺术类别中的一枝独秀。五大名窑出产的艺术作品、实用器皿如姿态优雅、清新怡人的玉壶春瓶,神情自若、生动可爱的孩儿瓷枕,宛若天青的釉色。

青瓷的如玉温润,白瓷的巧妙刻划印花纹饰……令人爱不释手,陶醉其中。形容宋代是瓷器的时代一点也不为过。这时的瓷,造型上天然古朴,意境高雅,犹如天成,这种唯美的形象能够充分显示出宋代人清远的气度风神和和清逸的美学追求。

宋代陶瓷天然古朴、清雅淡泊和温润如玉之美,更是传统美学尚清思想中崇尚自然天成哲学观念的完美呈现。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天人和一”的审美情趣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也对后世的人们的精神塑造以及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宋瓷“尚清”之美,是一切艺术的美,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美。

结语

陶瓷艺术及其物质性、非物质性内容是我国悠久和深厚文化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宋代瓷器则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所呈现的“清”的审美风格直至今天依然是中华艺术文化和人文精神价值的核心所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尚清思想在宋瓷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