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星美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据说十个玩王者的人,九个不认识东皇太一
TUhjnbcbe - 2022/5/27 15:01:00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06/4349554.html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信巫*,重淫祀”,“尚巫”是楚文化的一大重要特色。《楚辞》作为楚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楚地的巫*文化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屈原《九歌》中的娱神乐曲自成体系,是巫系文学中最原始纯粹的部分,我们可以从中管窥楚国当时的神话思维及文化想象。《九歌》记载了楚地的十种神灵,分别为:天神——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和少司命;地衹——湘君、湘夫人、河伯、山*;人*——国殇。我们不妨从此入手,去了解神秘瑰丽的楚国神话。01众神之首「东皇太一」张渥《九歌图卷》东皇太一图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玩《王者荣耀》的粉丝们大概少有知道,他们的坦克英雄东皇太一,其实是楚地神话体系中身份最高的天神,众神之首。《九歌》开篇祭祀的神就是他。

需要辟谣的一点是:“东皇”不是这位最高神的姓,“太一”也不是他的名。在先秦,东皇太一不是一位人格化的神,而更接近于天道的存在。屈原在《九歌》中也并未对其进行具象描述。

冠以“东皇”,是因为他“祠在楚东”,祭祀之所在东方;唤做“太一”,是因“一”为万物之源,类似于老庄思想的道。闻一多先生在《东皇太一考》中认为“作为天神的太一,在古代哲学家眼中是宇宙的本体,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它代表的是楚人对宇宙缘起的思考。

02云神「云中君」张渥《九歌图卷》云中君图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楚辞·九歌·云中君》在《九歌》中,云中君是东皇太一的属神,常出现在云端,其职责是掌管四季气候和天气变化。在先秦时期,云中君很受民间推崇,是常受祭拜的神灵。关于其本体,有人说是云神丰隆。王逸《楚辞章句》注:“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朱熹、汪瑗、戴震等均持此观点。清代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云中君是云梦泽中的水神。徐文靖在《管城硕记》提出:“云中君犹湘君耳。”该说法得到了王闿运(《楚辞释》)、陈培寿(《楚辞大义述》)等的支持。也有月神的说法,姜亮夫在《屈原赋校注》中说:“《云中》在《东君》之后,与东君(注:日神)配,亦如大司命配少司命,湘君配湘夫人,则云中君月神也。”亦有电神的说法。何剑熏在《楚辞拾沈》中说,“余意云中君者,电神也”。总之,关于云中君的真实身份,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03太阳之神「东君」张渥《九歌图卷》东君图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晈晈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楚辞·九歌·东君》

朱熹《楚辞集注》曰:“此日神也。”不同于云中君的本体争议,东君作为日神是没有异议的。

在中国传统神话中,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们对太阳神的称谓便不同。在楚地,楚人将太阳神称为东君,是以日出东方之故。

屈原的《九歌·东君》是中国文学史上礼拜太阳的第一首赞歌。优美流畅的诗句、高亢洪亮的音乐展示出了日神光辉灿烂、雍容华贵、威严英武的形象,表现出楚人对日神的崇拜敬仰之情,对太阳和光明的无限渴望。

04湘水男神「湘君」张渥《九歌图卷》湘君图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櫂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君》

湘江是楚地最重要的河流,生活在湘江的湘君和湘夫人是楚地地位较高的神灵。一般认为,湘君是湘水的男神,湘夫人是湘水女神,两者为配偶神。(王夫之《楚辞通释》)

也有一说是:湘君为帝舜化身的湘江男神,湘夫人则为帝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化身的湘江女神。针对这个观点,历史上的争议不少,可分为以下几派:

以王逸《楚辞章句》为代表,认为湘君指的是水神,与帝舜无关,湘夫人确是舜的二妃;以《史记·始皇本记》为代表,认为湘君是指舜的二妃,和湘夫人无关;以《博物志·地理考》为代表,认为湘夫人是帝舜的女儿,湘君并不是帝舜;以《*陵庙碑》为代表,认为湘君是娥皇,湘夫人是女英,两者皆为女神……

结合《湘君》和《湘夫人》,可以推测,屈原在创作这两部作品时既借鉴了上古传说,又结合了当时的楚地文化,赋予了二神以全新的艺术形象。“湘君”与“湘夫人”的本体究竟是什么,难有定论。

05湘水女神「湘夫人」张渥《九歌图卷》湘夫人图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夫人》06寿夭之神「大司命」张渥《九歌图卷》大司命图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楚辞·九歌·大司命》

不同于前面几位神灵,楚地祭祀司命,是受到了中原礼俗的影响。

王夫之《楚辞通释》曰:“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大司命、少司命,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即是说,大司命掌管人的生死,为寿命之神;少司命掌管生育,为子嗣之神。

这一说法可在屈原的《九歌》中得到证实。如《大司命》中的“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等句,可见大司命通阴阳,司人之命数;《少司命》中的“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等句,表现少司命为人间的子嗣繁衍而忧虑。

07子嗣之神「少司命」张渥《九歌图卷》少司命图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楚辞·九歌·少司命》

因迎祭大司命的是女巫,迎祭少司命的是男巫。很多学者认为“大司命”为男性神,“少司命”为女性神(汤炳正《楚辞今注》),两者为配偶神。两篇的祭辞,也有互表爱慕之意。

08*河之神「河伯」张渥《九歌图卷》河伯图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楚辞·九歌·河伯》

河伯,又称河神,远古神话中的*河之神。殷周时期称作“河神”,受天子祀典,后改称“河伯”。汪瑗在《楚辞集解》中说:“曰伯者,称美之词,如湘君、东君之类。”虽有易名,河伯在当时仍是尊贵的地衹。

周礼有“祭不越望”的规矩,即不是自己地域内的山川不得祭祀。*河之神河伯本不属于楚国的祭祀范围。春秋时期,楚昭王犯急症时,卜曰“河为祟”,需祭祀河伯,楚昭王却留下了“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名句。

可三代之后,楚国民间却大张旗鼓地祭祀起河伯来,这是楚昭王不曾想到的。“信*而好祠”的楚人对各类大小*神都会设庙祭拜,河伯这一尊贵的地衹,自然是不会漏掉。汪瑗认为这是楚国僭越的表现。

09巫山女神「山*」张渥《九歌图卷》山*图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楚辞·九歌·山*》

对于山*的身份,宋元以前的楚辞家依据《国语》《左传》的说法,多将其定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视之为男性山怪。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九歌》的描述,时将其绘作窈窕婀娜的女神。

清人顾成天首次提出“山*即是巫山神女瑶姬”一说,影响较大。李善注在《文选·别赋》里称:“宋玉《高唐赋》曰: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为草,寔曰灵芝。”由于《高堂赋》中的巫山神女瑶姬与屈原笔下的山*的样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山*很可能就是巫山神女瑶姬。

后经郭沫若、游国恩的阐发,“山*”当为“女*”或“女神”的意见,被广泛接受。

10将士之*「国殇」张渥《九歌图卷》国殇图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魄毅兮为*雄。——《楚辞·九歌·国殇》

汪瑗在《楚辞集解》中称:“此曰国殇者,谓死于国事者,固人君之所当祭者也。”国殇不同于天神、地衹,指的是人*,是楚国阵亡的将士之*。

楚怀王后期,楚国与秦国的交战频繁。屈原的《国殇》一方面描写楚国战士的英勇神武,一方面歌颂了其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将阵亡战士作为神灵来祭拜,显示了楚国对保家卫国者的尊敬和礼遇。

参考文献:

[1]周仁*.论沈从文与巫楚文化[J].文艺争鸣,(7):9.

[2]屈原.《楚辞(精装典藏版)》[MJ].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张渥《九歌图卷》(左右滑动)-END-撰稿:Shirley排版:Shirley图片:见出处注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据说十个玩王者的人,九个不认识东皇太一